你的名字是,不思凡
文 / 213
还是十七八岁的少年时,他以为自己一定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漫画家。
毕业后,他的工作却是在和漫画没什么关系的家乡杭州临安县城下的一家通讯公司。
白天修电线,晚上做动画。
13年前,这个伴着烟和椰奶咖啡有空就在电脑前捣鼓的年轻人,大概没想到过,有一天播放着自己动画的那块屏幕竟能变大到几百平方米。
“梁衍,就是杀死你的人的名字。”
不思凡,就是身在动画森林的人的名字。
在电影《大护法》上映半月之时,主播李叔、武束衣与嘉宾,来自影片出品方的好传动画创始人尚游(大牛)三位,在《大护法和中国动画》这期节目里一同揭秘了这部作品台前幕后的故事。尽管对于国产动画电影来说,《大护法》如今已经可以称得上是一部现象级作品,但若非国产动画的铁粉,导演不思凡或许还是个有些陌生的名字。不思凡其人是谁,他从哪里来,他又曾有过什么传说……还是让一切都从头说起。
上山下水的野孩子
出生于70年代下半叶的杨志刚是一个在江浙南边小村镇里长大的男孩子。
南方小乡村里的童年,无非是结成一伙上山下水的打打闹闹,但在那个还没有手机电脑的年代,野孩子们的娱乐活动里还有一个项目叫做看小人书。除了玩闹和念书,杨志刚只要有闲工夫,大多都耗在了翻小人书上。
过了些许时间,大量的外国漫画开始流入国内,盗版书逐渐横行起来。这时已经是少年的杨志刚猛然发现,自己儿时翻了一遍又一遍的那两套小人书,原来是改编自叫做“漫画”的东西,一套是比利时漫画家埃尔热的《丁丁历险记》,一套是日本现代漫画之父手冢治虫的《森林大帝》。
《森林大帝》小人书
也是从那时起,他有了当漫画家的年头——“我以后肯定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漫画家,拿着数不尽的版税,阳光、沙滩,沙滩上那个躺着的最年轻的人就是我”。
然而现实必然不会这么如意。
毕业后的杨志刚还留在家乡,他被分配到与漫画毫不相关的地方工作,只能在业余时间画画漫画。
但当他拿着自己原创的30页漫画坐了13个小时火车从杭州赶去北京投稿时,得到的反馈却是“这样的漫画想在国内杂志刊登,至少再等50年”。
于是,再画再被拒稿,再被拒再画,直到互联网“闪客时代”来临。
修电线的“闪客”悠无一品
从千禧年前开始,技术门槛不高的动画编辑器Flash在国内风靡一时,利用Flash做动画的动画爱好者们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Flash在国外的流行程度当然是早过国内好几步,当时一部堪比大片的Flash动画《Ninjai》(小忍者)进入到杨志刚的视野。
《Ninjai》的主角是一个克服一路上的万般困难,最终战胜强盗头目的少年忍者。在这个少年忍者的背后,是一群来自世界各地的Flash爱好者,白天坐着各自的工作,入夜摇身一变成艺术家。以如今的评判标准来看,《Ninjai》无论是画面还是内容其实都略显粗糙,但这部日式剧情西式配乐的作品足以给失意的杨志刚带来巨大冲击。
《Ninjai》
画这么多年漫画没人看,如果让它动起来放在网络上,是不是就会有很多人看到了呢?
2004年,小城青年杨志刚的名字叫做“闪客”悠无一品。
像《Ninjai》的制作者们一样,悠无一品也是白天修电线,晚上做动画。他曾在一席的演讲中讲述过这段经历,从起初对《Ninjai》的学习——比如把日本忍者带的斗笠换成中国的农家草帽,到随后自然而然的有了自己的故事,这就是让悠无一品在后来之所以被称为“网络十大遗憾闪客第一名”的《黑鸟》。
搞笑、Q版、无厘头,是Flash动画留给大多数人的普遍印象,而严肃又诡异的《黑鸟》可以说就成了其中的一股清流。用悠无一品自己的话说,“简单的黑白线条,写意的中式白描,以及阴沉诡异的配音,让《黑鸟》成为全彩Flash年代的一个另类里程碑”。
《黑鸟》第一回
Flash年代的活跃人物有不少都投身于国产动画,不乏如今也被人熟知的,譬如《泡沫小姐》系列的导演皮三,《十万个冷笑话》系列的导演卢恒宇,另一部“大”字辈国产动画电影的导演张春和梁旋(B&T)等等。或者功成名就或者失意隐退,总之至少都有下落,然而悠无一品却在7集《黑鸟》之后,自此消失无踪影,只在账号的简介处留下“此人已废”四个字。
留了一地扣子竟然不解开谜底,从此,坊间流传起关于悠无一品的传说,网络上有人说他遭遇变故,有人说他可能真的残废了,有人说他已不在人世了。成为“天坑”的《黑鸟》让粉丝心碎的如何程度?从初见时的赞赏叹服到等不到后文的愤怒,谩骂者有之,威胁者有之。还有人念念不忘了数年无果,号称忍无可忍无需再忍,干脆直接自行给它续了两集。
接下来,就是Flash由盛而衰式微落寞,“闪客”的风头也慢慢被后来的“拍客”“播客”们盖过,连动画爱好者们也逐渐淡忘了闪客帝国、闪吧和各处的Flash频道,属于视频网站的天下要来了。
《小米的森林》
直到2009年,一则出现在网络上叫做《小米的森林》的动画的预告片被眼尖的人发现:这诡异的风格实在好像是悠无一品啊。
“山寨动画人”不思凡
人们发现悠无一品回来了。名字变了,人没变。
不思凡是他真真正正的进入到动画行业时的名字,不改名字的话大概是难挡追问《黑鸟》下落的人潮的。
新名字也意味着新的开始,2008年,不思凡辞掉家中稳定的工作,只身来到杭州全职做动画。受友人之邀,不思凡作为早期的核心成员之一加入坚持做本土原创动画的娃娃鱼动画工作室。
本以为自己很懂动画是怎么回事的不思凡发现,原来自己一无所知。什么是Layout,什么是原画,一秒钟的动画该有多少帧,任何一个受过专业培训的动画人都能让彼时的不思凡插不上话,也由此他给自己冠上了一个“山寨动画人”的定语。好在身为导演的不思凡对自己的作品可以有高度的掌控权,即便是作为“这样一个不专业的人在团队其他人身边指手划脚”。
然而这个世界给肆意纯粹的空间并不多,当作品需要把收益层面的考量排在前几位的时候,能留给初心的余地就越来越有限。
到杭州五六年后,做动画好像变成一件不快乐的事情,这期间不思凡在博客里写过这样一段话:
总自以为自己拥有打破常规的创新思维,却看不见,自己早已身陷其中,再怎么花力气也只不过是在大规矩下做了点小动作而已。说做“自己的”动画,本身仅是一个“个体”没事找事的寻寻开心,做做白日梦的无聊事,最后这些东西换变成像文字一般的人际交流密码,寻找到多多少少的能与之共鸣的人。
在《小米的森林》的导演感言里,不思凡透露过这部作品与《黑鸟》建立在同一个世界观下,《小米的森林》作为这个名为“雾隐地”的系列只是序章。原本还有后续更多的动作,命名都已确定,《冬青》、《竹龟三》、《十二篮瞳》、《鬼面夷·骆》、《杀马镇的月光》……可惜的是,它们终究暂停在名字,想要对现状做出改变的不思凡在2012年离开了娃娃鱼。
《妙先生》系列
不思凡决定挣开束缚后带来的作品是2014年的《妙先生》系列,1集的《妙先生之雁落大道》和5集的《妙先生之火泽睽笑人传》。《妙先生》有《黑鸟》的影子,带着小黑鸟的草帽少年梁衍成了扛着一只肥鸟的草帽老头,《妙先生》也是《大护法》的影子,比如那个肩上一只白色毛球的红色矮冬瓜。
《黑鸟》:“梁衍,就是杀死你的人的名字!”
《妙先生之火泽睽笑人传》的梁老头
“奕卫国”大护法
再后续的故事我们就不再陌生了,在《妙先生》之后的迷茫期里,自称是《黑鸟》脑残粉的好传动画CEO尚游找上门来,这一次,不思凡这位被视为“一把妖刀”的动画人终于等到了完全信任自己的投资人:
“你想要我做什么?”
“我也不知道,你想做什么?”
“我觉得自己有一点点郁闷,所以我想做暴力的。”
“那你能不能再暴力一点”。
113分钟、1065个镜头、795个场景、91360帧原画,一个团队四个人用了两年时间在杭州一间民房里熬出来的作品,也就这样终于能够出现在你我面前。
“任何事情做久了,神就上了身”,这是不思凡在《大护法》网络众筹中自我介绍的题目。在一个旁观者看来,经历过野蛮生长和痛苦挣扎的不思凡本人称得上是这句话本身。
不思凡把自己的动画之路形容为一片森林,而他是带着好奇心走进这片森林的小孩子,对森林好奇又害怕,在森林里感受酸甜苦辣。感谢他能在迷失和挣扎之后,还选择留在这片森林里,也庆幸我们有幸有机会与《大护法》相遇,走进了他的森林。
一席:不思凡 《动画森林》
推荐本文作者213的微信公众号“有点严肃的二次元”
期待凡导的更多作品
收听方式:播客Podcast|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蜻蜓FM|荔枝FM|凤凰FM|企鹅FM|新浪音乐人|百度音乐|QQ音乐